肝防止出血

  肝为藏血之脏,具有收摄血液、防止出血的功能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肝病源流》说:肝“其职主藏血而摄血”。肝气充足,则能固摄肝血而不致出血;又因阴气主凝,肝阴充足,涵养肝阳,阴阳协调,则能发挥凝血功能而防止出血。故明·章潢《图书编》说:“肝者,凝血之本。”肝藏血功能失职引起的出血,称“肝不藏血”。

  肝防止出血的机理有三个方面:

  1. 肝气能收摄血液。肝气充足,则能固摄肝血而不致出血;
  2. 肝气疏泄,畅达气机,维持血液运行通畅而不出血。若肝气亢逆,疏泄太过,血随气逆,可导致出血;
  3. 肝主凝血。肝之阴气主凝敛,肝阴充足,涵养肝阳,阴阳协调,则能发挥凝血作用而防止出血。

  肝不藏血的病机:

  1. 肝气虚弱,收摄无力。如《丹溪心法·头眩》说:“吐衄漏崩,肝家不能收摄荣气,使诸血失道妄行。”
  2. 肝气有余,疏泄太过,血随气逆,或肝火亢盛,灼伤脉络,迫血妄行。
  3. 肝阴不足,肝阳偏亢,血不得凝不能凝敛血液于肝脏,反而虚火内扰,引起出血

  肝不藏血可见吐、衄、咯血,或月经先期、崩漏等出血征象。三种情形可从出血的多寡、血出之势及兼症等方面对其病机和证候加以鉴别。其中气虚者宜补肝气,兼补脾气;火旺者宜清肝火、降肝气;阴虚者宜滋阴制阳。